

一、噴涂廢氣特點:
噴涂工序主要污染物為VOC和漆霧(顆粒物),漆霧顆粒微?。ń^大部分在10μm以下)、黏度大、易黏附在物質表面,凈化有機廢氣之前應去除漆霧,再進一步去除廢氣中的甲苯、二甲苯、非甲烷總烴等揮發性有機物。
二、噴涂廢氣主要治理工藝:
目前國內外漆霧處理方法主要包括:過濾法、吸附法、吸收法等,過濾法如機械過濾網處理、吸附法如活性炭處理、吸收法如水簾及噴淋塔。
過濾法:
可有效去除較大粒徑顆粒物(漆霧),不能去除揮發性有機物(VOCs),且過濾單元易粘附堵塞,清理維護工作量較大。
吸附法:
如采用活性炭吸附,初期能有效去除漆霧及VOC,活性炭失效后逐漸失去處理效果,且增加風阻。清理及更換活性炭增加工作量及運行成本。
吸收法:
如采用傳統填料塔,初期能有效去除漆霧及少量VOC,填料層粘附堵塞后逐漸失去處理效果且增加風阻,因漆霧黏附性極強填料清理難度大。
三、推薦治理工藝
綜上常見處理工藝之利弊,力強公司提出組合法處理噴涂廢氣:
第一級處理:保留原廠配置即水簾處理去除大粒徑顆粒物和少量VOC.
第二級處理:借鑒力強公司LQDF型用于處理紡織印染廢氣的噴淋塔以去除漆霧顆粒及部分VOC。LQDF型噴淋凈化器系力強公司針對印染定型機廢氣特殊工況(油煙及纖維性顆粒物)設計,塔內無填料,專用噴嘴結合高壓水泵噴淋霧化效果好,且無堵塞之虞。傳統噴淋塔不適宜處理含黏附性顆粒物之廢氣。
第三級處理:采用過濾法去除廢氣中疏水性顆粒物及前一級處理產生的水霧。絕大部分顆粒物已由前一級噴淋塔吸收,因此過濾單元置于噴淋塔后端可大大減少清理維護頻次及工作量。
第四級處理:經由前三級處理后,尾氣中顆粒物含量已經低于標準限值【《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》(GB16297-1996)】。但少量VOC仍可能超標(不同的涂料成分、性質、用量及工藝,其尾氣中VOC組分及濃度不同),因此這一級可采用低溫等離子或UV光氧凈化設備或活性炭吸附設備,以去除尾氣中的揮發性有機物(VOC)。經前幾級凈化處理后,尾氣中不再有顆粒物粘附等離子設備電場,也不會有顆粒物粘附光解設備UV燈管。設備可長期有效運行,維護工作量很小。即使是活性炭處理,其運行成本也會大大降低。
四、圖片展示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